“乌篷船”文旅融合导游讲解 ——以青少年研学旅游团为例
“乌篷船”文旅融合导游讲解
——以青少年研学旅游团为例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沈洁
绍兴东湖风景区乌篷船非遗基地负责人 唐小峰
一、教学理念
本堂课为“导游+企业”的校企跨界课堂。课程秉承校企互补、产教融合的理念,由企业导师的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通过专业老师分析突破、企业导师深化拓展、课程内容层层递进,有效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职业标准,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填、听、读、拼等方式,掌握乌篷船的历史由来、制作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导游词的编撰、语言表达和导游讲解能力。
2.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并在实际讲解应用上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3.了解掌握绍兴本地的乡土文化——乌篷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专业的情感,提高文化修养,同时要求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文化的传承者,文旅融合讲好绍兴故事。
(二)教学重点
能针对研学团提供个性化的导游讲解服务。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游客特点,运用不同的讲解技巧讲解乌篷船,并在讲解中渗透文化教育内涵。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二导游专业学生
1.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导游专业知识,但缺乏实践讲解经验。
2.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体验式教学法
五、教学资源
西沃一体机、乌篷船教学视频、PPT、乌篷船拼搭模型、教学学案
六、课时安排
1课时(60分钟)
七、课前准备
1.通过调查、上网、阅读报刊杂志等方法搜集资料,初步撰写导游词。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搜集和筛选信息;
2.教师准备乌篷船拼搭模型;
3.教师准备学案和相关教学资料;
4.学生到绍兴东湖风景区乌篷船非遗基地研学游教室分小组入座。
八、教学思维导图

九、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吟唱绍兴民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出场
导游老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首民谣,带给我们无限的回味,小桥流水人家,几千年的水文化形成了绍兴独特的交通工具——乌篷船。坐着这一叶乌篷,流连在山水之间,置身其中,如在画中。勾践说:“绍兴是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绍兴的历史和船是分不开的,绍兴是船上的绍兴。
今天我们要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尝试和创新,所以把课堂搬到了东湖风景区的乌篷船非遗基地,我们也非常有幸邀请到景区乌篷船非遗基地负责人唐小峰主任共同来参与教学,希望同学能够学有所获。
(二)新课过程
环节 | 内容 | 目标 | 设计意图 |
1.一话乌篷 | (1)猜:看视频,猜一猜乌篷船出在绍兴的哪一处景点? | 检测课前学习成果,了解学习情况。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讲:选派小组代表,根据课前实地调研走访,对乌篷船做一个基本的介绍,要求采用基本的导游讲解手法进行讲解。 | 能运用所学的基本讲解方法进行尝试讲解。(陈述法、描绘法、解释法)
| 使学生学会运用一种基本讲解方法,并加以展示。
| |
(3)评: ①学生点评 ②教师点评:优秀的讲解需要在讲解内容和讲解手法两方面提升。 ③企业导师点评并抛出真实工作任务:东湖景区目前的主要游客群体为青少年 研学团。 | 总结不足,提出要求; 对接企业需求,校企互补、产教融合。 | 向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对接真实工作任务,明确要求,更好地指导学习。 |
企业导师:目前景区遇到了难题,近两年研学游旅游迅速成为旅游新业态,景区目前接待的游客对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青少年研学旅游团,但景区导游的讲解还停留在固有的讲解,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拓展讲解,游客反馈较差、满意率低,让景区很头疼,故求助学校老师帮助解决。
2.二话乌篷
| (1)填:根据真实任务分析游客特点、讲解方法、讲解语言。 学生分小组讨论 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 得出讲解应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 对标职业标准,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游客的特点,从而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 |
(2)述:历史上的乌篷船 古籍中关于“船”的名称 越袭吴都之战。 | 了解乌篷船历史演变。 | 使学生了解乌篷船最早的雏形。 | |
(3)听:课文中的乌篷船 周作人散文《乌篷船》。 | 了解乌篷船背后的文化内涵。 | 使学生感受到乌篷船所承载的浓浓的故乡情怀。 | |
(4)读:诗歌里的乌篷船 陆游《鹊桥仙》。 | 赏析诗歌中的乌篷船。 | 使学生感受烟雨江南意境中的乌篷船。 | |
(5)拼:体验乌篷船拼搭 企业导师讲解乌篷船的两项非物质遗产项目:手脚并用划船方式;制作技艺。 | 企业导师讲解乌篷船的独特的划船方式和制作技艺,倡导同学们传承和弘扬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使学生体验乌篷船拼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 |
(6)讲:分小组进行讨论(准备3—4分钟时间),并各选派一位同学采用“1+X”的方法,即一种常规讲解+其他讲解手法(如:陈述法+突出重点法),针对青少年研学团作一次讲解。 | 体会导游讲解的最终目标不仅仅要求会讲解好,更应注重和游客的交流,最终和游客融为一体。 |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乌篷船的知识点,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讲解比赛,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从而提高讲解水平,突破难点。 | |
(7)评: ①学生互评 ②教师点评 ③企业导师点评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 根据三方评价修改跟进、深化拓展。 | 对标职业标准,使学生学以致用。 |
(三)教学总结
总结:模拟导游讲解过程其实是一个尝试体验的过程,其中我看到很多有天赋,肯付出同学的优秀讲解,但导游讲解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分析游客客情,巧用讲解技巧,希望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共勉,一起进步,同时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好我们的非遗文化,讲好绍兴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绍兴、喜欢绍兴,“船”向世界。
(四)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继续改编乌篷船的导游词,采用两种以上的导游讲解方法编写三乌其他两乌(乌干菜、乌毡帽)的导游词,并尝试进行讲解。
2.能力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利用双休日给青少年游客做一次义务讲解,拍摄导游讲解片段,将作品上传至抖音或快手。
3.拓展作业:设计一条绍兴古城乌篷船水上旅游线路图。
十、教学效果和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导游+企业”的校企跨界课堂。课程秉承校企互补、产教融合的理念,由企业导师的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通过专业老师分析突破、企业导师深化拓展、课程内容层层递进,有效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职业标准,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在课程设计和评价中对标职业标准和企业人才培养需要,融入企业评价,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融合考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的形式。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课前通过让学生实地踏看、调研、查找乌篷船的相关资料,小组汇报学习陈果。课中我设计了二话乌篷,一话乌篷,通过猜、讲、评等方法了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情况;二话乌篷,通过填、述、听、读、拼、讲、评等方式层层递进、其中邀请企业导师就乌篷船的两项非遗项目进行专业的讲解,突破任务,最后由学生分小组分角色上台表演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教师、企业三方评价、验收教学效果。
因第一次尝试校企融合课程,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课后去改进的,比如课堂容量的整体把控不足,乌篷船的文化内涵渗透的不够深入,这些将在以后的课堂改进。
科技智能时代,景区的文化内涵不会过时,但导游一成不变的讲解方式会过时,如果不去创新,就会被语音讲解所代替,所以如何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讲解技巧,根据实际游客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导游讲解服务,这是我们今后要深入去研究和学习的。
附件:学生优秀作品
乌篷船(青少年研学团)导游词
绍兴市职教中心 19旅游服务2班 陈宇萌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研学游导师,大家可以叫我小陈姐姐,很高兴今天能为你们做讲解,大家知道我们绍兴有三乌文化,是哪三乌呢,大家都说对了,就是乌篷船、乌毡帽和乌干菜,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去乘坐我们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绍兴是著名的水乡,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而有水的地方必定有船,所以啊,乌篷船可以说是旧时我们绍兴主要的交通工具。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东湖的游船码头,乌篷船是游览东湖最佳的方式,船在水上,如在镜中游,乌篷船如同水乡精灵一样,悄然无声而又穿梭不息。船老大头顶乌毡帽,嘎吱嘎吱摇着乌篷船,偶尔还会用淳朴的绍普话与你聊上几句,这些画面大家感觉熟悉吗?那一定是在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中见过了,先生所写《社戏》一文中就详细描写过乌篷船,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也写过文章《乌篷船》,“小船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虽然文章写的饶有趣味,但还是要提醒大家,我们在坐船时手可不能放在船外划水,那是非常危险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发现船老大其实是用手脚并用的方式给大家划船的,有些同学会好奇,用手和脚一起划船不会很累吗?在这里我先给大家卖个关子,等会啊在船上告诉大家,大家在船上可别把身子探出船外玩水,也别在船上嬉戏打闹,想必大家也不想体验落汤鸡的滋味吧!好,现在大家分成三人一组跟我上船,现在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刚才大家的疑惑吧,大家看其实船老大在划船时用脚划桨成为小船行进的动力,而手里拿着的桨则可以把它夹在腋下来控制方向,这样划般其实更加省力,据说这种划船方式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有,一个是越南,第二个就是咱们绍兴,乌篷船形象地被称为“水上自行车”呢!
小小的乌篷船,承载的是绍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相信此次乘坐乌篷船的经历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